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5、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奠定了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基础
    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18、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且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敌我力量比较悬殊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19、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
    D、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20、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
    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
    二、材料题:
    1、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
    回答:——《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1)材料1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2的内容是否表示中共放弃了“一大”制定的纲领?证据是什么?
    2、材料一2005年10月,将是红军长征出发整整70周年,全国各地已经开始了各种纪念活动,比如“重走长征路”等……
    材料二歌词:“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
    回答:长征是我们党走向胜利的一个里程碑,长征已经成为历史,长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请问:你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问答题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内部对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如果你是当时其中的一员,你认识哪一条道路才是正确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A4.D5.A6.B7.D8.C9.C10.A
    11.B12.A13.D14.B15.C16.D17.A18.C19.D20.C
    二、材料题:
    1、(1)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不足:没有提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2)当时中共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民主革命的纲领。说明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制定自己的纲领和政策。
    (3)没有放弃。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为工人和贫民目前利益”,充分表明民主革命纲领仅是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
    2、长征精神主要包括:红军指战员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等。
    现实含义:发扬长征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广大人民的理想信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必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自觉地珍惜、维护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政军民团结等。
    三、问答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这是当时中国国情所决定。反革命势力在城市中力量强大,而在农村则相对薄弱。中国共产党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在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使敌我力量发生变化,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