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教案一 第二课 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教案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创制,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科学技术新发展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讲述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及其作用,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垄断产生的原因,认识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难点: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第二次科技革命。 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板书)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人们称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第二次科技革命。其中具有科技史上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是电作为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它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参考板书设计) 1.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电力、石油 2.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汽车、飞机 3.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通讯设备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科学家 成果 国别 西门子 电灯 汽车 迪塞尔 飞机试飞成功 有线电报 意大利 有线电话 诺贝尔 利用课件列出表格答案,并播放视频:福特汽车和汽车工业,然后讨论:科学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板书) 1.利用课件展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2.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板书) 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支配下增长的。造成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就课本上提到的六个国家来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教师归纳)美、德经济发展快的相同原因是:两国都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科技进步走在世界前列,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这两个国家又各自有着特殊的条件,请大家读小字并作出归纳。(学生答,略) 英、法相对落后的共同原因是技术装备落后和资本大量输出。(解释资本输出的概念,用投影打出示意图《英国的资本输出情况》《法国资本输出与国内投资比较》),那么英、法两国的资本家为什么舍近求远,把大量资本投到国外呢?请同学们读小字并注意英、法两国的不同情况。 日本经济崛起最突出的原因是靠战争。(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甲午中日战争情况分析,教师归纳)军需订货、战争赔款、海外市场的开拓把日本经济驱动至高速发展的轨道。此外,引进先进技术、剥削廉价劳动力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积累增长率。相比之下,与日本同时起步的俄国虽然经济也有较快发展,但农奴制残余对经济的制约比较大(具体解释),俄国在经济和技术上依然是个落后国家。 以上我们分析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请同学们再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影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有哪几方面呢?(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制度、政策方面;科技进步程度;资金、劳动力与市场;……) 三、欧美的垄断组织(板书) 1.垄断组织的形成(板书) 什么叫垄断组织?它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同学们可能听说过美孚石油公司,它是美国第一家托拉斯,请大家阅读小字部分,看看这个垄断组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说它“垄断”。(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出)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垄断组织的出现又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这个问题我们在政治课社会发展史中已学过,请大家回忆一下。(学生叙述略)垄断组织随着实力的膨胀,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干预、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并跨出国界,积极向外扩张,出现了国际性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为了追逐垄断利润和争夺世界霸权,垄断资本家操纵国家使用武力侵犯他国利益,成为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列宁说:“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利用课件,显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接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最终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