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答题 34、苏俄(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其经济政策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35、斯大林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36、欧共体成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如何?它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从化市200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演变、小农经济的艰难发展、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第2课 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冶金技术、制瓷业、丝织业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宋元商业的繁荣、明清的徽商与晋商 第4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 第二单元: 第1课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2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萎缩 第三单元: 第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 第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伟大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的提出 第3课 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第4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第5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第2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3课 大众媒体的变迁:报刊业走向繁荣、影视事业的发展、第四媒介的神气魅力 第五单元 第1课 开辟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与世界会合 第2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市场的拓展 第3课 工业革命:珍妮机的问世、“蒸汽时代的来临”、世界市场的形成、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出现、世界连成一体 第1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的来临、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第2课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 第3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课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指明”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 第3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极其影响 第八单元 第1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课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第3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共用一个规则、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参考答案 31、(1)、新经济政策。内容: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可自由支配;工业上:改革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事物配给制,实行按劳计酬的工资制。 (2)、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租让制和租借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27年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