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推翻清朝统治 B、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C、断绝清政府财源 D、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10、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标志(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 11.致使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事件是( ) A.清政府设立江南江北大营 B.天京事变 C.太平军北伐失败 D.安庆失陷 12.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 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 13、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14.下列对太平天国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B.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C.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5、《天朝田亩制度》( ) A、只是单纯的土地制度 B、它得以实行,并实现了理想 C、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并不科学 D、是一种落后的思想 16.《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17.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康輶纪行》 18.《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19.太平天国中颁布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其中,它们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20.《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共同的地方在于( ) A.都提出了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B.都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 C.都要求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并且各自描写了理想社会的轮廓 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21、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 ②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③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包括( ) ①天京事变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③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社会改革方案④人心涣散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23..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北伐战略的失误C.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4.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25. 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 D.奋斗目标 26.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新特点,说明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农民思想觉悟有巨大提高 C.中国农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 27、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