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复习提纲1.(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根本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背景:列强侵略-清朝腐败-广西天灾-秀全创教
    二、经过: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标志失败)
    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影响)
    《资政新篇》(评价)
    四、失败:(1)农民阶级局限性(2)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五、意义:(1)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产生巨大影响。(2)扫荡了清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政治基础。(3)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最高峰。(4)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 甲午中日战争
    1、 原因:A、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B、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 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 1894年
    3、 结果:《马关条约》 1895
    4、 影响: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
    二、义和团运动
    1、起因: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B、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2、口号:“扶清灭洋”3、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
    4、影响: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
    三、八国联军侵华
    1、 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 过程: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 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 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第15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社会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2、组织基础:A、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标志兴起。
    B、同盟会 1905东京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思想基础: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B、舆论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4、武装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2、影响: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
    1、中华民国建立:A、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B、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C、名义上为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2、清帝退位: 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大权在握;立宪党和旧官僚的支持。
    五、意义: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创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