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 1、目的:限制王权 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三、责任内阁、 1、 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 2、 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 两党政治: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四、 英国君主立宪制 1、 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2、 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 联邦宪法 1、 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 制定:1781年费城制宪会议 3、 原则: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 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4、补充: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联邦制度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4、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党政治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2、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10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曲折共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1、背景:A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法国的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政体演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波帝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二、确立共和-----标志: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三、维护共和: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对宪法进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四、 德意志的统一 1、 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 过程: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3、 影响:这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五、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1、性质:《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国会为人民代表机构,由普遍平等的直接选举产生,虽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有浓厚专制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2、局限: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 3、启示: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鸦片战争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 原因: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直原因接: 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2、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内容: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此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 3、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