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答案:D
    辨析:本题通过形象的比喻考查宗教改革前后教权和王权的变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体现了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是一道值得回味的试题。解题时注意理解材料所给比喻的含义,并联系教材知识。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也适应了加强王权的要求。“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因此答案为D。
    例六:(2008年高考海南卷)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答案:C
    辨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最优秀者”是对于个人素质而言,提升个人素质符合人文主义精神。其他三项指学习和研究古典的范畴及要求,与成为“最优秀者”的关系不密切。因此答案为C。
    六、演练广场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14-15世纪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组成部分的是( )
    A.手工工场主 B.商人
    C.金融家 D.封建国王
    2.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 )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肯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3.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意意在( )
    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 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
    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4.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塑《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5.右图是一幅世界名画,以下对其解读和评价中不准确的是( )
    A.人物形象典雅、庄重,充满古典美
    B.歌颂了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展示了人文主义风貌
    D.展现了理性主义风貌
    6.上题图片作品所出现时代的指导思想与我国孟子“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 )
    A.反对封建制度
    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作用
    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
    7.下图所示作品的内容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主要价值在于( )《十日谈》
    A.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B.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C.率先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
    D.提倡“因信称义”,否认了教皇权威
    8.马丁·路德坚持“信仰即可得救”的原则,其意义在于( )
    A.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B.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
    C.确立了路德教
    D.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9.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皮柯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 )
    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
    B.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
    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
    D.强调发展个性
    10.14-16世纪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了哪两种形式的斗争?试比较两者的异同。
    参考答案:
    1.D.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过程中,主要有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封建国王是封建统治阶级不是其中组成部分。故答案为D。
    2.C.莎士比亚的话体现了他对人性的赞美,实际上是对人价值的肯定,对照其所处的时代可知,是人文主义思想,故选C。他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潜在力量不是其核心思想,理性不是后面所讲的启蒙思想,也只是人的价值的一个方面。故答案为C。
    3.A.《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从画面看来,人性被表现出来,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故答案为A。
    4.D.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从事商业的人们是不会有安土重迁思想的,这种思想是自然经济下人们的一种观念。故答案为D。
    5.D.《蒙娜丽莎》出自于文艺复兴时代,更多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理性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有了更大发展的启蒙运动时代出现的,故答案为D。
    6.B.此题中的图画《蒙娜丽莎》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其所反映的是人文主义精神实质,也就是重视“人”,突出“人性”,与我国古代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相似之处。故答案为B。
    7.A.《十日谈》猛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这是其历史价值所在。
    8.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会不受教皇管辖,废除了教阶制度,这说明改革是要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故答案为D。
    9.B.本题以人文主义者的一段话考查人文主义的核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在充分阅读题干的基础上排除A、D两项;上帝赋予了个人的能力——承认宗教的作用,排除C项。故答案为B。
    10.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阶段特征的概括能力及历史现象比较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审题,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4-16世纪”,内容限制“意识形态领域”“两种形式的斗争”。先判断两种形式的斗争是什么,再比较两者的异同,比较异同时应挖掘主要的和最本质的内容,切忌泛泛而谈。
    答案: 14-16世纪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了两种形式斗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相同点:他们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性质的意识形态。斗争的矛头都是指向封建教会。
    不同点:从核心内容看:文艺复兴是宣传人文主义世界观,主张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是按资产阶级的要求改革宗教,仍然承认神的存在。从形式看: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形式,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宣传资产阶级主张。从影响看,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运动开辟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