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二:抗日战争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进入全面侵华阶段,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国民政府和中共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展开抗日活动,据此回答1-7题。 1下列关于“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日本制定“国策基准”侵略方案,为了扩大在中国大陆的殖民统治,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②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武装侵华的开始 ③是日本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 ④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日本旨在侵占全中国 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放弃对特区和红军领导权 ②抛弃国共政权敌对政策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④用让步换取与国民党重新合作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4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矛盾和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程度不同 C.国民党被迫与共产党合作 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5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进行了积极抵抗 C.丧失大片国土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6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 A.要不要抗日 B.依靠什么力量抗日 C.用什么方法抗日 D.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抗日 7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实质上反映了国共两党() A.对日本态度的区别 B.战略战术的区别 C.抗日决心的区别 D.阶级属性的区别 1938年秋,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了侵略策略。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国际社会,各有不同反映,据此回答8-18题。 81938年秋日本占领武汉、广州后,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有() A.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力量迅猛发展 C.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 D.蒋介石集团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