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试题整理版中国近代史(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内容标准】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006年长春市中考题 历史部分 3、去年的9月18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右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A.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雄鸡舞蝉娟 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2006年武汉市中考思想历史卷及答案(大纲卷) 16.图片能够传递历史信息。如果要了解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你会选择哪幅图片? A 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使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拔剑而起,奔赴抗日前方。回答10—11题 10.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006年茂名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10、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006年福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T”代表正确说法,“F”代表错误说法,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 25、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T 2006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学业考试试卷 历 史 25、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 × ) 【内容标准】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文综试卷 21、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 通州市2006年初三历史结业考试试卷 10、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后,获得和平解决。今年是西安事变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19.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C.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D.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四川省内江市2006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C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一.二八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爆发 2006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历史试题 9.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A. 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 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2006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非实验区用) 12.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 逼蒋抗日 B. 处置蒋介石,消灭国民党 C. 要求蒋介石放弃领导权 D. 弃暗投明,投奔共产党 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社会政治(开卷) 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提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2006浙江省金华市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中考试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