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课一练(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摘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根据材料概括庄园经济有什么特点?
    19、结合史实说明“工官”制度对手工业经济发展的利弊。
    20、根据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述其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18、(1)描写了以男耕女织为基础的农村景象,即“朱家村”在自然经济环境中恬静、安适的情趣。(2)近亲结婚,不利于人种的优化(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3)“朱家村”的生产结构,是我国古代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生产结构,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干扰下,农民可以吃饱穿暖,在盐铁之外,不必外求,有利于小生产者的生活安定。但这种小的生产规模,在封建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很难扩大再生产。它的自给自足的性质,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9、多种经济;自给自足;剥削农民;占有广大土地,财力雄厚。
    20、利:“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弊:使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容易失传。 21、特点:(1)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发展;如纺织技术萌芽于新石器时代。 (2)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 (3)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备,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4)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5)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第三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选择题
    1、《四民月令》中四民的主体是
    A士 B农 C工 D商
    2、关于会馆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A形成于明代 B是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
    C主要出现于京城 D其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3、宋元时期,我国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
    ①南亚 ②西亚 ③东欧 ④西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
    A公平合理 B明码标价 C利于流通 D不夺农时
    5、草市形成于
    A六朝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6、草市的特征包括
    ①远离城镇 ②交通便利 ③政府管理 ④规划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现在
    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 ②分散于宅屋之间
    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陆游《杂赋》诗写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
    A开始出现草市 B夜市比较繁荣
    C草市已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草市交易只在早上进行
    9、王莽时期曾设置“五均官”,其主要职能是
    A调节商品流通 B控制市场物价 C规范市场管理 D限制商人盘剥
    10、王莽时期的五都不包括
    A洛阳 B邯郸 C成都 D开封
    二、客观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四部稿》
    材料二 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典当业)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地名)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
    ——陈去病《五石脂》
    材料三 江南各地的徽杭大贾,不仅贩布,而且染布、踹布(将布踹压平整使其紧薄有光),不仅贸丝,而且开车缫丝。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① 据材料指出徽商的主要特点。
    ②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徽商兴盛的原因。
    ③ 徽商的兴盛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唐高宗时,富商邹凤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方物尽力所有。”
    ──《太平广记》
    材料2:至(开元)十三年……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撰丰溢。……南至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州(今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材料3:唐玄宗曾问巨豪王元宝有家私多少,回答说: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穷。
    材料4:史料记载,邹凤炽“常与朝贵游”,王元宝、郭万金等商贾“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开元天宝遗事》
    回答:①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哪些现象?
    ②材料2和材料3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