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生男慎勿举(举,生育),生女哺(喂养)用脯(干肉),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这首民谣说明了( ) A. 秦朝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B.长城是秦徭役繁重的见证 C .秦朝兵役繁重法律严酷 D.大泽乡起义酝酿已久 15.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分封制(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 D.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 1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与管理 17.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 ) A.不给武将实权 B.扩大尚书台权力 C.推行察举制 D.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18.宋初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却越来越大,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 A.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B.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 C.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D.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19.元朝时,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是( )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行省 20.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 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21.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清初,掌握军国机要的机构是( ) A.内阁 B.六部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 23.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基本上完成于( ) A.顺治帝时 B.康熙帝时 C.雍正帝时 D.乾隆帝时 24.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能有效地防止封建割据的是 A.秦朝实行郡县制 B.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C.北宋设文臣知州 D.明朝实行三司分权 25.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①秦朝三公九卿制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设三司使④元朝行省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时代,经过夏、商的演化,到西周最后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贵族的大宗和天下的共主,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天于是小宗,而诸侯在自己国内又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宗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依此类推,按血缘关系不断分封下去。由于周室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为兄弟,异姓多为甥舅,这样整个西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