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后填在选择题答题栏内。 1.抗日战争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国内战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2.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建设,其要点不包括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国民党结束“训政” 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 D.改组国民政府 3.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的腐败 B.中共的正确领导 C.民主党派的推动 D.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4.1947年解放区土改能够普遍实行的因素有 ①《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了广大农民的要求 ②人民解放军已经全国性的大反攻 ③各民主党派支持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中共制订了正确的土地革命总路线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解放战争中,决战时机成熟的标志是 A.大别山根据地的开辟 B.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C.敌军企图集中兵力防守 D.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6.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决定开展土地改革的首要目的是 A.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B.解放农村生产力 C.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D.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7.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时开辟或扩大的三块根据地,共同涉及的省份是 A.陕西 B.河南 C.江苏 D.安徽 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 A.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继续保持优良作风 B.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清算了“左”右倾思想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 9.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打击最大最直接? A.农民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手工业者 10.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开展武装斗争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建立统一战线 11.建国后的下列那些事件仍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①土地改革 ②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③农业合作化 ④抗美援朝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新中国建立后的土改与以往的土地政策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A.限制和打击富农 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中农 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13.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①实质上是争夺市场的领导权 ②主要目的是稳定物价 A.①②均正确 B.①②均不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正确②不正确 14.新中国成立后,为奠定国民经济基础而采取的关键性措施是 A.统一财经 B.稳定物价 C.没收官僚资本 D.合理调整工商业 15.下列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选择 B. 其特点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C. 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D. 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 16.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