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 1、新中国初期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和平解放西藏 B、开展土地改革 C、实行抗美援朝 D、合理调整工商业 2、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 ) 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3、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的主要标志是( ) A、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最高水平 C、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 4、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大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的关系是( ) A、同时进行 B、先工业化后改造 C、同时完成 D、先改造后工业化 5、下列有关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 B、促进了私营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C、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6、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互助合作 C、对私营资本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7、1950—1956年,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 A、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8、下列事件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有( ) ①土地改革运动 ②没收官僚资本 ③农业合作化 ④工商业公私合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所谓低级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含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 ) A、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所有制的改造 B、统购包销、加工订货的方式将其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C、民主改革的方式使工人当家作主 D、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干预生产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