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共“二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基本上完成了党的创建工作,其主要依据是( ) A.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B.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确定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21.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 ( ) A.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B.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22.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因为他 ( ) 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②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③领 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 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在办学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 ) A.吸引外来文化 B.提倡学术自由至上 C.促进民主改革 D.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24.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 )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25.1922年6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上述材料表明中共已经 A.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明确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C.受到右倾投降主义的影响 D.放弃了一大制定的中心任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感到民众运动势头压力的日本人,试图把它打上排外的印记,并重新唤起人们对义和团时期的回忆,一些在上海的英国人对商人和学生在产业工人中的有成效的活动感到恐慌,也开始称之为排外。我听说上海租界董事会有可能采取极其严厉的反对抵制和罢工的行动。……如果我们让自己卷入这场只是针对日本人的、幸而与我们无关,而且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排外的动乱,将是愚蠢之极的。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我本人也极感同情,但我当然还是避免与运动的直接接触,因为它纯粹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摘自[美国] P·芮恩斯 《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 注:芮恩斯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美国驻华公使。 材料二:在上海和其他城市的英法租界当局对五四运动的支持态度,由于6月份罢市、罢工以后受到日本政府的宣传及一些在华外国人对运动中的“过激主义”的歇斯底里的恐惧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6月6日,即罢工罢市开始的第二天,公共租界发布了一个通告,告诫公众不许在租界内散发传单,禁止在租界内展示有鼓动民心口号的旗帜……在星期日(6月8日)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工部局董事会(上海租界的殖民管理机构)作出决议禁止“未经批准的人员穿戴标志某一统一特殊组织、协会或团体的服饰、徽章或帽盔出现在街头或其他任何公共场所”。市议会(即工部局董事会)还决定镇压所有的罢工、抵制活动、街头讲演和其他学生的活动,从租界中驱除上海学联。同时还决定,自6月9日下午4时起以武力执行这些决议。工部局董事会提出的这些镇压行动受到一些外国商人及上海的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领事馆的支持。 ——摘自[美国] 周策纵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回答: ①分别分析美国和英国对五四运动的不同反映。(5分)你如何评价芮恩斯的看法和态度?(4分) ②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美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4分) ③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英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之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①上述两个材料分别出自中国共产党哪两次会议制定的纲领?(4分) ②分析两段材料在革命对象上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分析造成不同认识的原因。(8分) ③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成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认识问题的趋向怎样?(4分) 28.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在运动主力、性质、目的及作用是有什么不同?(12分)二者又有什么联系?(6分) 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