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材料四的说法正确吗?依据材料说明为什么?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说明了什么?(4分) 35.观察下列两幅反映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情况的地图(10分) 分析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一、图二,在这两个时期中共分别建立了什么政权?两幅地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4分) (2)结合图一、二分别指出中共领导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名称。(2分) (3)图二的根据地是根据什么会议决议而开辟的?(1分)图二的根据地分布与图一相比,表明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1分)导致这种转移的原因是什么(2分)? 36.最近各大电视台都在热播一部著名的抗战片《我的团长我的团》该剧重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健儿英勇抗战的事迹,关于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也成了社会热门的话题。(11分) 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做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材料二:……。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在国内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谈话》 材料三: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国民党陆军上将,蒋介石的亲信之一)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时,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寇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技术优势,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以上材料引自《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材料四: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的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 依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国民政府发布此宣言的背景是什么?(1分)体现了国民党对抗战持什么态度?(1分) (2)材料二表明国民党什么态度?(2分)这一态度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的一些将领的抗战方针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相同点是什么?(2分)他们为什么会提出相同的抗战方针?(1分) (4)在材料四中,毛泽东指出“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用国民党抗战的史实(举两例)来证实毛泽东的观点。(2分) 南充高中高2012级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文科) 1.A 2. C 3 .D 4. B 5. D 6. C 7. A 8.A 9.B 10.C 11.C 12.A 13.B 14.A 15.C 16.C 17.B 18.C 19.A 20.D 21.A 22.B 23.D 24.C 25.A 26.B 27.D 28.B 29.D 30.B 31.A 32.D 33.C 34.(1)苏联认为西安事变是亲日派造成的,是国民党内部争夺权利的“倒蒋”行为;日本认为是苏联造成的,实际是说共产党策动的。(4分) (2)实质是中日之间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张学良从维持民族利益出发,为“逼蒋抗日”而发动的。2分) (3)不赞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分) (4)不对,因为是在没有收到共产国际回电的情况下自行决定的。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已由幼稚走向成熟;也说明中共的决策是从有利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的。(4分) 35.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革命政权)(1分)抗日民主政权(陕甘宁边区政府)(1分) 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分) 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分) ⑶ 洛川会议(1分) 由南方转移到北方(1分)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战略转移; 抗日斗争的需要。(2分) 36.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1分) 核心利益受攻击,被迫抗战。(1分) ⑵愿意与国内其他政治派别共同抗日,但要坚持国民党领导权。(2分) 客观上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2分) ⑶都提出了持久战抗战方针。(2分) 原因:对中日两国国情进行了正确的分析,根据中日国情提出了持久战的方针。(1分) ⑷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任答两个得两分 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