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史 江苏历史 情境分值 84 88 80 78 132 96 比率 84% 88% 80% 100% 88% 80% (注:北京文综卷历史部分为116分,山东文综卷历史部分的总分为78分,广东历史卷总分为150分,江苏历史卷总分为120分。) 从表1、表2可以看出,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除漫画作品没有在试题中有所体现外,其它类型的情境材料都或多或少地崭露头角。因此,当前高考历史试题情境营多元化、情境化试题占绝对主流的格局已经巩固。 4.范式运用观念引导。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渗透当前流行的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现代化(近代化)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等新史学研究理念,要求学生运用这些史学研究范式正确观察、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历史现象。如:天津文综历史第1题(“嫡长子继承制与宗法制度”题)、广东文科基础卷第19题(“‘考’字演变”题)、福建文综卷第20题(“雪莱评论希腊文明”题)、浙江文综卷第23题(“历史文献电子化”题)等考查学生运用文明史范式来看待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问题。广东文科基础卷第22题(“马克思评论鸦片战争”题)、浙江文综卷第39题(“英国工业革命与蒸汽机发明影响”题)、江苏历史卷第7题“蒋廷黻近代化论”题)、全国文综卷Ⅰ第18题(“李大钊评论孔子”题)、全国文综卷Ⅱ第18题(“印度总督本丁克在印度渗透欧洲文艺和科学”题)、安徽文综卷第35题(“中日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和近代化主要差异”题)等考查学生运用现代化(近代化)史范式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江苏历史卷第20题(“反全球化运动”题)、全国文综卷Ⅰ第23题(“拉尔夫·达伦道夫论经济全球化”题)、全国文综卷Ⅱ第23题(“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论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相似处”题)、重庆文综卷第22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题)、四川文综卷第23题(“近年来大量出现公益广告图片”题)等要求学生从全球发展进程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历史现象。重庆文综卷第13题(“汉武帝朝鲜半岛见闻”题)、北京文综卷第12题(“北京广安门桥北蓟城纪念柱”题)和第13题(“北京孔庙”题)、安徽文综卷第15题(“清代剪发革命”题)、江苏历史卷第22题(“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题)等主要考查学生从社会演进的角度观察人类社会的变迁史。尽管试题中革命史观仍然占据主流,但不可否认,新史学范式的运用昭示着历史研究方式和考查方式的急剧转变。 5.重视人文素养考查。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加强了对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考查。在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第12题(“帝王谥号”题)、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和全国文综卷Ⅱ第12题(“阴、阳知识”题)的基础上,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试题进一步增多。如:全国文综卷Ⅰ和全国文综卷Ⅱ第12题(“姓氏起源”题)、宁夏文综卷第24题(“‘年’与‘有年’含义”题)和第35题(“实迹、史料与主观因素”题)、福建文综卷第13题(“楚河汉界与公元纪年”题)和第23题(“柯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题)、安徽文综卷第12题(“安徽省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题)、山东文综卷第11题(“重庆商务总会楹联”题)、天津文综卷历史第8题(“世界银行英文”题)等等。这些人文素养题除考查历史基本常识外,还与语文、英语、政治、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高考历史试题关注人文素养考查,是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是时代意识的体现。 6.计量史学推陈出新。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已经有较多的计量史学题。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中,这种类型的试题在题量和分值上得以保持并继续推陈出新。如:全国文综卷Ⅰ第15题(“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题)、第37题材料二(“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题),全国文综卷Ⅱ第15题(“1978、199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题),北京文综卷第40题(“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题),四川文综卷第39题(“1870~1910年世界帆船汽船数量消涨与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题),宁夏文综卷第31题(“1870~1900年美国钢铁业发展”题),山东文综卷第13题(“我国某一时期农轻重在工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题),安徽文综卷第36题(“19世纪40、50年代中国丝茶出口和1979~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变化”题),福建文综卷第24题(“始终开放和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年经济平均增长率”题),浙江文综卷第15题(“北宋赋税结构变化”题),广东历史卷第14题(“1959年中国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题)和第30题(“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题),江苏历史卷第12题(“中美贸易变化统计图”题),等等。计量史学题通过各种数据构成的科学性、系统性材料,表格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形式生动,信息直观,能考察学生依据史实观察,辨析、理解、运用史料的能力。数据是考查学生理解信息的最好方法,它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不同的历史现象,便于阅读,便于考查分析能力和透过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大量计量史学题推出并不断完善,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 二、整体的差异 在比较2009年高考全国及各地历史试题命制特色、共性和亮点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部分省市历史试题命制在保持区域特色和自身优势过程中,除了上面所比较的试题结构、数量、分值、知识综合性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外,各省市历史试题与全国卷历史试题的差异越来越呈现出整体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命题技术、测量效度等两个层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