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上期期中考试(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通讯手段40年代有线电报
    美国
    70年代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美国
    90年代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工业
    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瑞典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2分)在当时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3)认真分析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8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结合中国近代史史实,具体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个惊天动地的路线转换。……以后的30年里,中国导入了市场经济原理,对外敞开了大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工厂还是学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材料四: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发生?(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格局有何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你觉得1978——2008年中国人的生活有哪些变化?试举一两例。(2分)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你能够得到什么启示?(2分)
    宜章一中2008年上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科试卷(文科)(答卷)
    Ⅰ卷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DBDDCACBADACCCD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DDCBBDABCDABCD
    Ⅱ卷
    31.(1)现象:铁犁牛耕的出现
    影响: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
    (2)影响:①生产力发展,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②世界贸易范围扩大,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③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④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城市化进程加快。(答中两点即可)
    (3)特点:①开始部门:从重工业部门开始;②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③开始的范围:基本上同时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④影响: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⑤进程:产生了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德、日)。
    (4)影响:推动了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亚非拉美沦为欧美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对中国的影响: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中两点即可)
    32.(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方交通,引起西欧商业危机;④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提倡自由主义,英雄主义和鼓励冒险;⑤宗教因素:热衷于对外传播基督教;⑥技术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⑦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答中四点即可)
    (2)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电视的普及。(言之成理即可)
    (4)启示:坚持对外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