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放权让利 B .政企分开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推行公司制度 26.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开发开放上海的浦东 B.中国加入WTO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大连等城市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3页(共8页) 27.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有的是 A.见面握手,互称“同志” B.中西餐并行 C.男多留长辫,女多缠足 D.举行西式婚礼 28.下列图中人物的哪一服饰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 B C D 29.《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C.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30.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互联网 B.报纸 C.广播 D.电视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3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筒车,而不是B耧车、C曲辕犁、D水排。 A.筒车B.耧车C.曲辕犁D.水排 32.唐代开辟了丝绸之路,华美的丝织品远销到地中海地区。 粮食产量(单位:亿吨) 33.分析上面《1949年到1960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图》,可知,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是下降的,其主要原因是受“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严重的自然灾害、“左”倾错误危害以及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等。 34.《中国丛报》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民报》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报刊。 35.在我国出现的通信方式,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邮政、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4页(共8页)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必修第二册1-4专题) 总 分 栏 题号一、二3637383940总分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必修共30分,选修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计2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实施政策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4分) (2)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怎样的心态?(2分) (3)你是如何看待清朝实施的这种政策的?(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4 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绽数量示意图 年产100万吨以上年产10—99万吨年产1—9万吨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88.541.50 华商企业011.558.5100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5页(共8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