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曲柄锄耕 C.刀耕火种 D.铁铧犁耕 2.右图所示耕作方式开始于 A.春秋中期B.战国中期 C.西汉后期D.东汉中期 3.战国时期出现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①都江堰 ②郑国渠 ③漕渠 ④白渠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4.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右图中扶犁的应是 A.齐桓公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 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②不承担国家赋税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7.下列各项,最能代表东汉冶铁技术进步的是: A、煤成为冶铁燃料 B、水力鼓风冶铁 C、低温炼钢的技术 D、发明灌钢法 8.中国的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两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9.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南海一号”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0.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工业 11.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B.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 C.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D.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12.如果你是唐朝中期的人你可以:①在长安的夜市里购买帽子 ②到广州进行对外贸易 ③不用携带钱币进行长途贩运 ④将金银财物存入柜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发行于古代中国的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4. 明清时期我国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市”里 B.有专门的娱乐场所 C.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D.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 15.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笙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时张籍的这首诗反映了 A.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B.唐朝安西地区丝织业高度发达 C.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景象D.白银成为唐朝普遍流通的货币 16.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1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他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 18.明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大危害在于 ) A.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B.加固了自然经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