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2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何区别。(4分) ⑶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2分) ⑷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6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2和1914年各国在华投资简表(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 1902264.497.8171.3246.227.0 1914602.7195.9278.1281.659.3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欧战期间,日人在山东及津沪等地,增设的工厂甚多,青岛德人之工厂全为日人所占有。但就青岛及山东之日人工厂而论,为数已139家,资本皆极为雄厚。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四 一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后果?(6分) ⑵材料二提供的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产生的 原因。(4分) ⑶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⑷造成材料四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分析探究题(22分) 28.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选两例)(4分) ⑵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12分) ①生产力方面:——————————————— ②社会关系方面:———————————————— ③世界市场方面:———————————————— ⑶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6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