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田舍郞”登上“天子堂”(共14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2分),根据材料说明这一制度受到抨击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朝前期宰相中科举出身的比例不断增长说明什么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反映出,在科举考试中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在北宋中后期,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什么措施?(至少两个措施表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及所列的材料,谈谈科举制度实行的积极意义(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论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洋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卷(2010.4) (年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完卷时间 90分钟 )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D6B11B16B21B26B31A36D 2A7B12B17C22D27C32D37B 3C8A13C18D23C28B33B38D 4C9C14C19A24C29B34C39B 5C10C15D20C25D30B35A40C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60分) 41.在历史上南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磨合的过程,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1)西汉南方经济发展落后;(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东晋以后南方经济初步发展,农业发展较突出,工商业发展起来;(2分) (3)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至南方(或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2分) (4)人口变化趋势:西汉时期,南方人口大大少于北方 唐代,南方人口增加 宋代,南方人口超过北方(2分) 原因(6分): A、南方相对政治稳定,北方战乱频繁,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B、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地区政权为增强实力和巩固统治需要,大力支持南方经济发展,促使南方经济发展不断增强;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E、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2.中央集权制(共8分) 秦朝中央集权制示意图 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表示政令下达程序 表示上下隶属关系 (1)请根据秦朝与隋唐的政治制度,在空格中填上适当内容。(4分) (2)皇权加强,相权削弱。(4分) 43.请概述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巩固统一多民族政权措施。(12分) 东南方:康熙帝攻克台湾,并设置台湾府,加强中央对台湾统一管理。 西南方:中央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帝时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实行金瓶掣签,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东北方:康熙帝派军抗击沙俄对黑龙江的侵略,并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西北方: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帝多次征讨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帝时平定新疆回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管理当地的军务与民政。 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对外贸易政策逐渐由开放走向闭关。(2分) (2)经济基础:自然经济下的自给自足 统治思想:重农思想 心态:天朝上国自大保守心态 政治:维护统治,对西方势力的戒备等(6分) (闭关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清朝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小农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往往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以保护小农经济。闭关政策是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清入关以来,东南沿海抗清斗争持续不断,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同时,中国又面临西方殖民者挑战,因此清统治者深恐“外夷”与“内匪”接触,会危及他们的统治,所以采取中外隔绝的措施。) (3)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作用,但更主要是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落后于西方,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4分) 45.“田舍郞”登上“天子堂”(共14分) (1)材料一反映了“推举制度”(2分);原因是因为推举的人没有真才实学;选官的权利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不利于中央政府的政治统治基础扩大,形成门阀势力并逐步威胁到统一王朝。(4分) (2) 说明唐朝的科举制度逐渐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2分) (3)采取“弥封”、“誊录”、“锁厅试”、“别头试”等规则(任选其中两项)(2分) (4)政治方面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有效抑制门阀势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文化方面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繁荣了诗歌等文学;社会方面,逐渐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念,读书风气盛行(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