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新题集锦 一、选择题: 1.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2.2008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 3.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 A.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水平不高 B.商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不重视 C.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 D.江淮地区富含铜、锡、铅矿 4.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5.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6.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也称赵氏“黄袍加身”,朝廷重臣的家庭被称为“满门朱紫”,这些名词来源于服饰的何种功能 A.区分等级贵贱 B.标记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C.说明社会分工的不同 D.美化程度的不同 7.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8.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四朝的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 9.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10.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11.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 12.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表现在 A.限制国王的权力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形成了两党制度 D.确立责任内阁制 13.1834年,英国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的受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食,因劳动繁重,贫民称救济院为“巴士底狱”。这反映出 ①英国工业化初期的社会贫富差别巨大 ②大量的贫困者有好逸恶劳的倾向 ③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现象严重 ④政府开始通过立法来解决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贫困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人民起义不断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15.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 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6.林肯总统在某次政府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政府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