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打造中华第一品牌 D.实业救国 解析:选D。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其政治目的是救国,其他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9.近代百年的上海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下列三幅图代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集上海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哪几种性质的近代企业? (2)三类不同性质的企业为什么在此时云集上海? (3)这些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第(1)问可根据图片中的文字说明判断;第(2)问可结合上海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基础等因素概括;第(3)问可分别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归纳出其影响。 答案:(1)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上海;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较早;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扩大;上海对外联系便捷,便于海外贸易。 (3)①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但他们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又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②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掀起了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习思考 1.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教材P32) 提示:鸦片战争之后,买办不再受清政府的约束而成为完全受外商雇用和支配,为外国资本主义服务的中介人物。随着外国侵略的扩大,买办的职责逐渐扩大,逐渐由外国商馆的内部总管转变为洋行在华从事进出口贸易和金融周转活动的帮手。买办通过为外商经手买卖所得的佣金及其他收入,获取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入。买办往往集私人资本、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于一身,经济势力越来越大。少数买办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投身民族工业,成为民族资本家的一部分,而多数买办则为外国资本家推销商品、收购原料、刺探情报,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社会支柱。 2.在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阶段,为什么创办民族工业的多是官僚和地主?(教材P32) 提示:(1)地主、官僚和商人是最早与西方侵略者打交道的中国人,他们在与西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深受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刺激,既痛感于利益被侵略者所掠夺,又看到了 中西方之间的巨大差距。因此创办了一批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希望实现国富民强。 (2)他们把地租和高利贷剥削收入的一部分投资于近代工业,是因为新式工业能给他们带来比较优厚的利润。 二、自我测评(教材P33) 1.连线搭配(略) 2.了解张謇的人生经历,谈一谈你对“学而优则仕”的理解。 提示:1894年(光绪二十年),张謇参加会试,高中状元,按例授翰林院修撰。甲午战争爆发后,张謇力主抗战。甲午战争失败后,张謇愤于朝廷的“昏聩”,同时又深忧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内地设厂,将会导致“尽撤藩篱”“喧宾夺主”的恶果,因此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先后创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教育等其他事业。 从张謇的事迹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为国分忧,为国家强大而奋斗,不论是“为仕”,还是“在商”,最终目的,都是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所学。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33)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输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19世纪7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中国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由于外国廉价机制纺织品的倾销开始广泛解体,广大农民被迫到市场上购买洋纱洋布及其他生产资料,小农经济日益与市场联系起来。 外国资本凭借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一系列特权,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侵略,是中国自然经济初步解体的外部条件。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生产既无法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的商品竞争,也无法长期阻挡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时期内,以“男耕女织”为核心的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