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各处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清朝(左下图)和民国时期(右下图)的妇女绣花鞋 材料三 20多年前,“毛氏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一)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见图二、图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民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 (4)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 33.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二美国人被迫出售私人汽车 图三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34.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3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中心有什么不同?推动中心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措施典型代表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① ②青岛、大连等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③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完成下表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 31、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32、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民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 (4)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 33、请回答: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具体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34、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