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指明“新政”的主要特点。(5分) ⑵基于材料二中的认识,列宁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1分)1921年前后,苏俄的农业政策有何变化。(2分) ⑶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 37.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请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二: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众多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材料三:不同时代的票券图片 图一:六七十年代发行的粮票和布票 图二:当今某超市的购物券 请回答: ⑴有人说“图片可以解说历史”。请结合材料一中的《清明上河图》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4分) ⑶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国为什么大量发行如图一所示的粮票和布票?图二的证券与图一中的证券有何本质的不同?(4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往往能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请观下列有关巨人间“握手”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⑴图1中的握手反映了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的什么外交方针?(1分) ⑵图2“跨越大洋的握手”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在同一时期,中国在外交领域还取得哪些重大成就?(4分) ⑶图3体现了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在外交舞台上角色变化的决定因素。(2分)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DCADABDDCACABC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BADCBCDBCBACBD 二、判断题 题号3132333435 答案BBABA 三、材料解析题 36.⑴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调整;实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每答一点得1分,但不得摘抄原文)。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 ⑵新经济政策。(1分)变化:1921年起,开展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分) ⑶意义: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7.⑴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了解北宋时期的城市面貌、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的生活状况,是研究北宋历史不可多得的材料。(2分,相似表述即可得分。) ⑵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带来联系与出行方式的变化;处于沿海地区,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答出任意两点给4分) ⑶图一中的证券是当时物资缺乏,日用品供应不足而发行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2分) 不同:图一中的证券是物质匮乏时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图二中的证券则是商家进行产品促销的产物。(2分) 四、问答题 38.⑴“一边倒”的方针。(1分) ⑵中美关系开始改善(1分,或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2分,或中日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分)。 ⑶出现多极化趋势。(2分) ⑷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