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 58.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了农业方面B.把重点放在了重工业方面 C.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59.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都有长足发展。这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D.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60.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61.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当时在这一地区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 D.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62.《共产党宣言》中写道:“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促进了非洲经济空前发展 C.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力量 D.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63.下列早期企业中,哪两个和“发昌机器厂”放在一起不合适? A.继昌隆缫丝厂 B.天津机器制造局 C.贻来牟机器磨坊 D.开平煤矿 64.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种“解体”的表现主要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中国丝、茶等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中国东南沿海手工棉纺织业受洋布冲击 65.民间诗歌常常紧扣时代主题,反映现实生活。下列诗句中,反映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有 A.稻谷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 B.阶级斗争记心上,马列主义指航道 C.嫦娥喜送太空客,神女搬迁截大江 D.包干责任春天到,政通人和谱新篇 66.如果你生活在中国近代,你能领会当时社会生活有哪些变化 A.可以乘轮船到外地经商 B.可以用电报与亲友联系 C.可以观看有声电影《定军山》 D.可以到《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刊号上登广告 67.罗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这表现在 A.人们对银行的信任恢复 B.联邦政府的影响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来源:Ks5u.com] C.相当数量的社会弱势群体成员首次享有了法定的经济保护 D.美国人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力 68.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有 A.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应用最新技术成果 C.借助对外战争 D.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69.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A.面临着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B.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C.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D.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70.与中国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是 A.中国澳门 B.中国台北 C.中国香港 D.韩国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CCBCCBDB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CCCCAADD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CCDADDDDC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DABCCADACB 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 答案CABCABCCCB 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0 答案AAADCCCCBD 题号61626364656667686970 答案CDADBDCDCDABBCABABB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