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南安一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南安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2010.06
    一、选择题: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民众衣食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开始形成
    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上广泛使用纸币
    C.经济作物广泛种植,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
    D.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3.“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取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C.农村破败,土地荒芜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4.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5.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 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6.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茶叶和生丝获利多,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698454491100000
    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阅读下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1920~1936年)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
    产值比重(%)产值比重(%)
    官僚资本1.8442.52.2212.01.18
    民族资本2.5157.816.3288.012.41
    合计4.35100.018.54100.0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发展的措施
    C.欧美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而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9.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仑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10.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C.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11.《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12.“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知: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A.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合理 B.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不合理
    C.史料不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 D.史料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
    1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吨)
    年份19561957195919611962
    产量1959520000170001470516000
    ①“大跃进”运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程。②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③严重的自然灾害。④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下表为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
    年代(年)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
    1952-195753.6%18.5%27.9%
    1972-197733.0%39.0%28.0%
    下列关于该表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