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4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23.(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过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据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1991—1999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说:“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啊?(5分) (3)你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分) 24. (14分)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工业化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另一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特点。(4分)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2分) (3)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3分)出现了什么失误?(2分) (4)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两种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5 BBCBB 6—10 DBBAB 11—15 BABCC 16—20 DCACA 21.(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 (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22.(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1)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首要责任发生变化。 (2)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3)考生须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作答,并言之成理。 24. (1)时间长,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对外扩张掠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4分) (2)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的协调发展。(2分) (3)政策和措施: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并实施“一五” 计划;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同时进行。(3分)失误: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4)启示:从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