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下)高一级模块二考试历史试题 历 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菲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郡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4.《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得人心。一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战争 D.巩固苏维埃政权 5.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C.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6.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使西欧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②巩固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所谓“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A.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C.以军事结盟方式保持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 D.强调合作但不放弃武力 8.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B.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C.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D.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9.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①1945年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②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④1967年欧共体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10.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脑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11.导致东欧国家巨变的因素有 ①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②经济困难,忽视民主法 制 ③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④西方“和平演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句名言:“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2006年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多数民众认为苏联解体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68%的人不相信各加盟共和国可以联合。苏联解体的历史参与者在回望那段岁月时,竟都宣称自己当时之举是要挽救联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的普遍想法是 ①俄罗斯人为苏联解体而惋惜,想恢复昔日的苏联 ②苏联解体是一个历史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③俄罗斯人不相信各加盟共和国可以联合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②③④ 13.当代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第三世界日益崛起 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C.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D.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 14.2007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美国在东欧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所引发的局势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这表明 A.美俄争霸格局已经形成 B.国际局势日趋紧张 C.美俄对抗关系依然存在 D.一超多强格局已经结束 15.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D.铁犁牛耕 16.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 因是 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17.右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18.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③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 ④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