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科试题(文科)(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3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DBADBCDDACBDADDACAA
    21222324252627282930
    BCDCABDDCA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分)
    (2)、内容:以工代赈;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6分)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4分)
    (3)、国家立法(2分)
    32、(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3分)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2分)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4分)
    (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5分)
    33、(1)、特点:世界经济联系密切,逐渐走向全球化。(2分)
    根源: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2分)
    (2)、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去,以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4分)
    (3)、加入世贸组织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加入;但是,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