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材料3所示三幅图片反映了发生在15-—19世纪的重大事件。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述上述三个事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3分)并说明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3分) 材料4:1935年,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社会保险法》,其中内容有:“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贫苦受抚养的儿童提供财政补助……特别是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对贫困的盲人实行财政资助……” ——引自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3)材料4中涉及福利救济制度的措施有哪些?(2分)其作用怎样?(2分) 3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 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订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保证了国际贸易的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 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 10倍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4分) 并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4分) 材料三 ⑵材料三中,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2分)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何种趋势?(2分) ⑶材料三中,图三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2分) 参考答案 1-5ADBBC 6-10DDDAC 11-15ADCBA 16-20CDDCC 21-25CCABD 26-30DBBDB 31、(本题共13分) (1)①坊市分开 ②县治以上设市,县治以下不准设市 ③有时间限制 ④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严格监控 ⑤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2)①打破了坊市界限 ②形成了街市 ③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督; 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4)①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②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加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32、(本题共12分) (1)政策:新经济政策 特点: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或利用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发展生产) (2)①制定经济计划; ②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③建立福利国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33.(本题共14分) (1)政策:重农抑商;(2分) 作用:对于保护小农经济、适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需要,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2分) (2)背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 影响: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 (3)措施: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残疾、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社会保险法(2分)。(答出两点即可) 作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防止了社会动荡,避免了国家法西斯化,开创了福利资本主义的先河。(2分) 34.(本题共16分) ⑴原因: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促使世界贸易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4分) ⑵世界贸易组织。(2分) 经济全球化趋势。(2分) ⑶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等。(2分) 对待: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趋利避害等。(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