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长沙市一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8.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查阅当年考生的作文,不可能见到的描述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五计划即将完成D.提出“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抗日战争时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C.农业合作化时期D.20世纪70年代末
    20.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迅速回升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调整国民经济D.停止了“左”倾错误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中最重要的是
    A.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福利国家得到发展
    C.第三产业蓬勃发展D.美国出现“新经济”
    2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而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23.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牧畜
    2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5.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客观评价是
    ①在一定时期内基本适应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③后来这种体制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④它使苏联在较短时间里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A.①②B .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6.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国际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国际组织是
    A B C D
    27.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D.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28.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两大核心问题——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之间的均衡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A.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B.促进亚太地区国家的团结
    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D.与美日等国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29.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30.比尔•盖茨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微软现象表明
    ①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②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的协作程度不断提高③发达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资本扩张 ④实现了市场开放和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的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 1952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比较表
    性 质经济成份1978年1992年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80.8%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19.2%35.0%
    私有制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0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05.8%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四 (邓小平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回答:(1)根据材料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6分)
    (3)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哪几个城市?(2分)分析这些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4分)
    (4)1979年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个格局有何特点?(4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 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