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创新学校20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是 A、集体经营 B、个体经营 C、地主经营 D、国家经营 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B、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C、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D、畅销海内外,备受青睐 3.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A.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B.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C.“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富室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相聚而居 4.我国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是在 A.秦始皇时代 B。汉高祖时代 C、汉武帝时代 D、唐太宗时代 5.下列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 B、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C、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 D、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 B、抗战期间 C、甲午战争到一战前夕 D、一战以后 7.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有关 B、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 C、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斗争中求发展” 8.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9.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闭关锁国政策 10.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 13.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14、图中的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服饰是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15.近代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了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