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同泽女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同泽女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科目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中所反映的生产方式属于()
    A、劳动者集体劳动B、小农经济
    C、封建庄园经济D、个体农业经济
    2、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里个体生产逐步取代了集体耕作,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B.均田制的颁布
    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产生于()
    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4、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5、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
    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
    B、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C、富商的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D、长安城里有很多外国商人
    6、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武的,至中材以下方便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的历史信息有
    A.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B.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人
    C.雍正皇帝反对“重农抑商”政策
    D.雍正帝反对当时的山西人读书入仕
    7、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方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的呼织”,“计日受值”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8、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的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布,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 )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
    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9、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封闭走向开放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10、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表明()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D、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
    1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家庭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B、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C、中国逐渐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D、自然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取代12、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曾流行这样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这里的“重组”是指()
    A“蒸汽时代”的到来B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C世界被重新瓜分D工厂制的确立
    1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断紧密,下面四幅图中与资本主义市场形成无关的是()
    14、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他感叹的洋务建设成就是()
    A、海军的兴办B、民用工业的创办
    C、电报局的兴办D、新式学堂的兴办
    15、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是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