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6分) (2)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8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摘自《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以阶级斗争为纲……” ——摘自“文革”史料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献 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三观点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有何异同?(6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中共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6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纳》,头两条即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远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依据《大纲》,君上总揽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的大权,统率陆海军,亲自裁决对外宣战、媾和、签订条约等外交事项,议院不得议决或参预。 ——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 材料二n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4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4分) (4)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4分) 米易中学2012级6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1—5ABAAD 6—10BABCD 11—15AABBC 16—20CADAC 21—24ACCC 26、(1)材料二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材料一、三主张以发展生产力战略重点。(4分) (2)同:都主张以发展生产力为战略重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异:材料一主张提高生产力以适应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材料三主张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生产力。(6分) (3)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建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及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向内地发展;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6分)(答到改革开放给2分,其他的任答两点给4分,总分不超过6分) 27. (1)君权神授,不可侵犯。(2分) (2)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4分) (3)材料1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政体,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材料2要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目的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 (4)确认了资产阶级人权平等的法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