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武昌起义,新军成为主力,主要是因为 A.新军不满清朝统治 B.新军中青年知识分子倾向革命 C.新军是革命党人建立的军队 D.湖北革命党人长期宣传、组织工作 D 6.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设立实业部。”这反映资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平均地权 D.建立民主共和国 B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B A.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利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8.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理由是 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B.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 D.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B 9.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 A.推翻了延续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力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10.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其成果不包括 D A.北京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B.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北洋军阀被迫释放了被捕的学生 D.收回了山东的主权 1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A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B.斗争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D.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 12.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共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的军事干部 C 13.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以往的救国主张最大的区别是A.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B.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D.提出打倒军阀 C 14.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其主要目的是 A.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D.促进工农运动的发展 C.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维护国共合作 A 15.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 C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1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C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吴起镇会师 C.会宁会师 D.越过雪山草地 17.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B A.刘伯承、陈赓 B.刘伯承、邓小平 C.陈毅、粟裕 D.刘少奇、邓小平 18.三大战役发动的先后顺序是 A A.辽沈战役一淮海战役一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一辽沈战役一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一平津战役一淮海战役D.淮海战役一平津战役一辽沈战役 19.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标志着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B 20. 下列对太平天国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B.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C.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B 21.能够同时反映太平天国领袖即受西方文化、又受中国传统皇权思想影响的是 A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人可。”“准富有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③维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④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D 23.“好男儿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大船扯的宽。哪怕飞机丢站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A.1931 B.1936 C.1938 D.1939 C 24.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C 选 项ABC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25.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D 2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本质目的在于 C A.维护共和政体 B.限制袁世凯 C.使资产阶级继续掌握国家政权 D.发展资本主义 27.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其中最大的成果是 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