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上册过关检测试题通辽一中期末考试试卷(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5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主要是为了( )
    A、振兴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寻找更符合自己人生态度的文化
    C、提高欣赏古典作品的能力
    D、扩大意大利的影响
    59、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但丁——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D、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
    60、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欧洲启蒙运动的最突出特点是( )
    A、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的打击
    B、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C、以理性主义思想来观察社会状况
    D、号召广大人民投身资产阶级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40分)
    61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
    材料二: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乾隆)---------《苏州府志》卷三
    回答:
    (1)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7分)
    (2) 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8分)
    6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
    .
    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请结合史实回答:
    (1)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主要特点?(9分)
    (2)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6分)
    6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生活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拿出一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看,这是中国人首次面临另一种崭新世界观,因为明代中国人的地图清楚标明:中国居于世界中心,由中国十五个布政使司居地图中部,四周有海环绕,海中有若干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国名称。这些“岛国”总面积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大……
    材料三:直至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基督耶稣高高在上俯视世界,从诺亚方舟洪水退却之后,诺亚三个儿子分别居住欧、亚、非三洲成为各洲始祖。地图上用圆规画出网状,网状内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与城堡,所谓“世界”即以地中海区域为主要范围的世界。
    (1)为何当时的欧洲人会对东方有如此怪异的印象?(4分))
    (2)为何欧洲人在15世纪前会绘制如此的世界地图,并坚持地中海中心的世界观?(6分)
    高一历史题答案
    1——5 ADAAB 6——10 DBDBC
    11——15 ABBBC 16——20 CDBAC
    21——25 DCDBC 26——30 CCABD
    31——35 CCBAD 36——40 CCDDC
    41——45 BCADA 46——50 BABDB
    51——55 CCBBB 56——60 BBBBB
    61题(15分)
    (1)丝织业最发达;是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从业人数多;有一定分工;技术水平高;出现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7分)
    (2)材料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材料二:“匠有赏主,计日受值”。这里的机户(主)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匠)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之间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8分)
    62题(15分)
    (1)特点:俄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业的市场交流。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分)
    (2)认识:三种经济模式的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其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