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期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 A、农业的基本特点之一B、手工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C、商业的基本特点之一D、重农抑商的基本特点之一 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政策D、贫富分化 3.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4、对洋务运动认识不准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 B、维护清朝统治是其根本目的 C、洋务运动兼有“制内”和“御外”双重意图 D、洋务运动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5.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包括 A、面粉业B、钢铁业C、纺织业D、造纸业 6.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7.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下面那些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中山装和旗袍B、华冠儒服C、男女礼服D、列宁服 8、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是歌曲《青花瓷》里的歌词。请问歌曲里面唱颂的物品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9、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 10。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11.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问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12.“第四媒介”指的是: A.电话 B.手机 C.互联网 D.电视 13、人类历史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是( )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14、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余粮征集制是征集农民手中一切粮食 C、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D、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15.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 C、 都曾经产生了积极作用 D、 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6. 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 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 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17.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胡佛政府: A.认识到经济危机的严重 B.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C.主张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D.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18.下列有关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配合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B.大幅度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C.曾经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强烈不满 D.解决了工业化急需的粮食等问题 19.斯大林模式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保证了党对新生的政权的领导 C.发挥了党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D.不利于维系当政治局势的稳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