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59、下图为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在七七事变后所作的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的两人都是日本人。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0、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罗斯福设想的那种结局没有出现的原因有 ①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②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抗战最终没向日本投降 ③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④中国人多地广,日本人少地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第II卷 二、材料题(理科学生只做61题,共25分;文科学生完成61、62题,共40分。) 61、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共25分) 材料一: 中央 地方 皇 御史大夫 奉常、郎中令 郡守 县令 乡 里 丞相 宗正、太仆 郡监 县丞 帝 太尉 卫尉等九卿 郡尉 县尉 请回答: (1)依据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3分) 材料二: (2)根据示意图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三: 上述两图显示的明代政府架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明代政府架构有这样的改变? (4分) 材料四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4)根据材料四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6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特点。 (6分) 62、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3分)秦朝为巩固统一实行的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3分)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所述“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肯定了该制度哪方面的积极作用?(2分) (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台湾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试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和其领导人。(5分) 材料四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 答 案 1—10 ADBCC BABBA 11—20 BABBD BCAAB 21—30 DCCCC BCDDB 31—40 CDDBD BCDDC 41—50 BDDCC DCCDB 51—60 CBDCA DDCAD 61. (1)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分) (2)作用:使相权一分为三,减轻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提供了政治典范。 (6分) (3)区别:改制前,保留了宰相,由宰相统领六部,处理国事;改制后废除了宰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原因:加强君主权力,削弱相权。 (4分) (4)特点:保密性强;机构重要,位居内阁之上;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6分) (5)主要矛盾: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皇帝与中央官员间矛盾、中央与地方间矛盾。(4分) 主要特点:皇权至上。 (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