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那么此民谣应出自( )
    A.鸦片战争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抗日战争
    28.右图为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在七七事变后所作的
    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的两人都是日本
    人。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反割台斗争
    30、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
    A、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6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分)
    (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