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協”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 )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锄耕方式 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 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3、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码 B、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 C、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D、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4、右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 A、此图表现的是“蒸汽时代” 的政治生活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 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 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5、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1832年7月1日在中国广州成立,从事与中国的贸易。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怡和洋行的说法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835年在广州从事鸦片、茶叶买卖 B、1839年其创办人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开战 C、1842年将总公司从广州迁至香港 D、1857年在汉口开办怡和棉纺厂 6、胡适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称其为“英雄”的主要依据是( ) A、为挽救民族危机放弃仕途B、提出“实业救国”兴办实业 C、提出“教育救国”大搞教育D、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7、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日本输入中国商品总值表。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美国日本乘机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 C、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蓬勃兴起 D、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格局发生变化 9、著名学者费正清曾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1911年的革命不能建立西方式的新中国呢?”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你认为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10、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 A、经营效益的变化 B、分配制度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11、“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易懂的注解( )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2、“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