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近代化轮船、火车的引进 ②汽车、电车的引进 ③北方马车的淘汰 ④南方传统舟船的消失 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4、“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与飞机 C、电影和电视 D、网络与漫画 15、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16、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17、20世纪90年代在任美国总统说: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太长的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12年来,利益逐层渗透的经济理论在堆积如山的联邦债务上造成一种虚假繁荣。全国放任自流的结果使如此众多的美国家庭,甚至连双亲工作家庭都不再为他们的孩子做提高生活的美国梦了。为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18、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19、下列对图一、图二、图三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三种不同时代经济结构比较示意图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0、“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21、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C、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22、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所说的“改良主义”是指( )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B、实施固定粮食税 C、允许资本家经营 D、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3、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工程,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假如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资金上的问题,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求援(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24、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7年中国向外国银行开放银行市场,一批外资银行在中国建立。对此看法错误的是( ) A、世贸组织是致力于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B、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C、这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压力和严峻挑战 D、这意味着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最终完成 25、“到2000年,海尔在海外已建成10个工厂,3.8万个海外营销点,产品已进入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许多国家成为主流品牌。海尔冰箱、冷柜、空调3种产品已实现1/3出口国外。”海尔的这一变化说明了( ) ①中国的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 ②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