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过关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2、铁犁牛耕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 A.黄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 、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4、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5、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与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特点相符的有 ①、以个体小农为经营主体 ②、以精耕细作为技术特征 ③、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经营目的 ④、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 A.水排 B.铁铧犁 C.筒车 D.耧车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B.东汉时我国的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C.唐朝北方邢窑的青瓷、南方越窑的白瓷享有盛名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粉彩)瓷器 9、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名窑和制瓷中心,它们出产的瓷器质量领先,而且各具特色。下列制瓷中心中有“瓷都”之称的是 A.河北的定窑 B.河南的汝窑 C.浙江的哥窑(龙泉窑) D.江西景德镇 10、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能力拓展 11、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12、我国制瓷工艺首创创釉下彩绘和粉彩瓷器工艺是分别在 A、唐代、宋代 B、唐代、清代 C、宋代、明代 D、宋代、清代 13、请欣赏下列图片,从中找出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组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14、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15、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16、“凡市,以日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朝的这种政策反映出 ①市有严格的空间限制 ②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③本质上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 ④夜市的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 18、阅读下面两幅图,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知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 A、手工业发达 B、商业繁荣 C、出现了“夜市” D、打破了坊市界限 19、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阶段”主要是指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 20、“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确定于 A.西周 B.战国 C.秦汉 D.隋唐 21、为中国封建社会确立“重农抑商”经济原则的是 A.孔子 B.商鞅 C.秦始皇 D.汉武帝 22、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文教娱乐业 23、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者 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维护自然经济 D.巩固封建统治 24、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其政策 B、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安定人心政治稳定 D、导致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 25、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凡置产业,自当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的后果是 A、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B、农民购买力低,缩小商品销售市场 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生产 D、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