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3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13分、33题15分) 注意事项: 31.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图一 图二图三 上述三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地方行政制度?(6分) (1)图一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其实施的早期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图二与图一所反映的两种不同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3)分析图三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和影响(2分) 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今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矣!” ——出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洪武初年的检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载,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唐、宋、明四朝的官制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该措施的目的?(1分) (3)根据以上材料,明朝制度同汉、宋相比有何不同? 这种演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分) (4)简述汉、宋、明三朝措施的起到的共同进步作用。(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5分)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爱万家,我爱国家)我爱我的……国家。”《国家》一歌唱出了国家意志与家的感情的和谐共鸣,凝聚了每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深祝福和强挚爱,是送给祖六十岁生日的鸿篇巨制。——欧阳坚(中宣部副部长)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何时由谁建立的?(2分) (2)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怎样的政治制度?(1分)该制度之下主要包含哪两对矛盾?(2分) (3)清朝后期,我们国家饱受苦难,历尽沧桑,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8分) (4)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各阶层奋起反抗,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对此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 问题: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的看法?(1分)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