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期中检测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2013级历史期中检测题及答案
    (考试说明:试卷分Ⅰ,Ⅱ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庶子继承制C.次子继承制D.嫡长孙继承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统一度量衡 B.中央政府设立“三公”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5. 2009年10月在山东省召开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其宣传口号有“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齐鲁齐心,全民全运”等。用“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民主权利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明太祖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的举措是为解决
    A.地方割据问题 B.丞相与六部尚书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挽救封建制衰落的问题
    9.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时期B.明成祖时期 C.明宣宗时期 D.明宪宗时期
    10.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11.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12.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13.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了调和
    1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5.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是
    A、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
    C、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
    16.帝国主义未能完全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军事力量不足
    C.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 D.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斗争
    17.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8.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最大规模的屠杀是
    A.旅顺大屠杀 B.731部队的细菌战 C.河北潘家峪村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19.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