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0分)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始皇是怎样确立皇帝制度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3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4分) 37、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及拍摄的照片:(共10分) 图片一《望风而起》 图片二:《恭祝中华民国万岁》 图片三 十八星旗飘扬于 孙中山主持召开 袁世凯天坛祭天 湖北军政府 第一次国务会议 请回答: (1)图片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局势?(2分) (2)图片二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2分) 甲、乙、丙三同学研究了图三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4分) (4)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2分) 38.“一国两制”构想是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指导性思想理论,据此回答:(10分) (1)“一国两制”是怎样成为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指导思想的?(4分) (2)该构想成功运用的实例有哪些?(2分) (3)该构想的成功实践有何意义?(4分) 答案 1——5 B C A A D 6——10 B C B D A 11——15 B B B D D 16——20 C C A A B 21——25 A C B C C 26——30 D C A C C 31——35 B A A BB 36、(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2)确立:宣布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维护皇帝尊严,增强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特征: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或地位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主宰和权力中心。 (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37、(1)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国家主权在民。 (3)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乙: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 (4)丙: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失败是必然的。 38、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