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40.6% 28.4% 16.5% 8.4% 失业人数 14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试问:美国和德国为什么在这次危机中受破坏程度最严重?为摆脱危机,这两国在措施上有何差异,分析这差种异的原因?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最严重的原因:这次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且是在信贷、工业、农业等各个部门同时发生;德国一战后的经济,主要靠美国的贷款扶持得到恢复和发展,对美国经济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且战后巨额赔款及殖民地的丧失,使得它的经济十分脆弱。 摆脱危机的差异及原因:美国通过“新政”,即国家干预经济来摆脱危机;而德国则是通过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扩张摆脱危机。其原因是:经济因素: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有条件用国家干预经济摆脱危机;德国由于是战败国,经济主要靠英美的扶持发展起来,基础薄弱,难以承受危机的打击,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摆脱危机。传统因素:美国是通过革命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有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健全的法制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有效地防止了独裁专制的出现;德国则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的传统。历史因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一次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给德国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为法西斯上台创造了条件;美国则是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尽力维持这一“和平”的世界秩序。 个人因素:罗斯福是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维护者;希特勒则是一个战争狂人,法西斯头子。 影响:美国“新政”的实施使得经济得到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并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并挑起了二战,给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三.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美国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政策是---------------------------------( ) 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答案:B 2.材料一: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宣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 :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任总统后,为摆脱危机实行新政。下台后的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四: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再次获胜,连任总统。 回答: (1)联系材料1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有什么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 (3)联系材料4分析材料3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答案:(1)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工人;罗斯福在国家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人权力的条款。 (2)胡佛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否。因为,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它不是“社会主义异端”。 运用 一. 什么叫经济危机? 二. 翻译第122页的说明和广告,谈自己的感想 三. 阅读第123页的《历史纵横》,进一步认识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