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D 中国自近代以来通讯工具发生了巨大变迁。回答7~10题。 7.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 ) A.丹麦——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第一个电报机房 C.上海——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 D.无线电报——20世纪初民间普遍使用 【解析】 第一个电报机房是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的,故B项错;C项的地点应为台湾;当时无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或供官商通报,民间百姓使用得很少,故D项错。 【答案】 A 8.下列有关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能推动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能开阔人们的视野 C.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会产生影响 D.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能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影响。C项不对,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答案】 C 9.中国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沟通各个省市的全国通讯网络是在( ) A.洋务运动以后 B.辛亥革命以后 C.新中国成立以后 D.改革开放以后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加大了对电讯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了全国通讯网络。 【答案】 C 10.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5亿,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各占一半。这一现象直接说明(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C.当今中国人口众多 D.电话事业分属两家 【解析】 A项不符合题干中“直接说明”的限制条件;C项符合社会现实,但与题干材料的含义不符;D项属于对局部现象的概括,但缺乏总体上的准确认识。 【答案】 B 11.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德国军舰在中国出现大概会是在什么时间?理由是什么? (2)图一和图二两幅图片形象地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 (3)图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图三和图四说明了什么? 【答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峰,到一战结束后其侵略势力退出中国。 (2)科技落后是遭受侵略的根源。 (3)新兴的科技手段(或手机等新兴通讯手段)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4)中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使中国很多项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