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知识点分解(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答案:B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A
    11.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答案:D
    12.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 ----------------------( )
    A.解决反右派严重扩大化的问题 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落实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经济方针
    答案:B
    13.中共八大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
    A.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C
    14.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答案:B
    15.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基础是 -----------------------------------------(  )
    A.《论十大关系》的理论     B.对国内主要矛盾判断正确
    C.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答案:D
    1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 )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答案:B
    13.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答案:D
    14.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答案:C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
    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