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C 8.最早下令实行海禁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清雍正帝 D.清康熙帝 【解析】 考查识记能力。 【答案】 A 9.清朝初年曾命令“无许片帆入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共同影响是( )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富商巨贾买房置地使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 D 10.对明清时期闭关政策共同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明清时期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而非禁绝对外交往。 【答案】 C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的好坏来决定征税的等级和轻重),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上》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施行于何时? (2)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土地制度?请依据材料说出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3)管子的“相地而衰征”在两种土地制度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夏、商、西周时期。 (2)封建土地私有制。影响:土地兼并盛行,大量土地集中到地主手中。 (3)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 12.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压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住住“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责任编辑:admin) |